

大多数亚洲货币周三小幅上涨,收复了近期跌幅,因风险偏好恶化有利于美元,而在通胀数据疲软后,人民币在波动性交易中上涨。
美元在亚洲交易中小幅下跌,但由于中国疲软的经济信号和美联储的不确定性刺激了美元的避险需求,本周迄今为止仍保持强劲上涨。
美元指数和美元指数期货周三均下跌约0.1%,但本周仍上涨0.4%。
通胀数据公布后人民币升值
周三,人民币是亚洲货币中表现最好的货币,截至美国东部时间 00:17(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04:17),人民币汇率上涨 0.4%,至7.1883 。但该货币出现了剧烈波动,在盘中早些时候上涨了 1%,之后几乎回吐了所有涨幅。
截至 7 月的 12 个月中,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通胀率下降了 0.3%,这是近两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尽管中国官员表示下降只是暂时的,但数据仍然表明该国经济状况正在恶化。
7 月份CPI 涨幅较上月小幅上涨,而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涨幅也有所放缓。这些数据激发了人们对未来几个月中国通胀最终回升的乐观情绪,尤其是在北京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情况下。
但年度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加上周二中国令人失望的贸易数据,仍然表明亚洲最大经济体在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正在放缓。该数据还削弱了对更广泛的亚洲市场的信心。
韩元下跌0.2%,因失业率意外上升推高了韩国央行将比预期更早降息的预期。
由于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计划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日元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后上涨0.1% 。
澳元上涨0.1%,也从两天的跌幅中恢复过来,而印度卢比在周四印度储备银行会议之前上涨0.1% 。
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为焦点,亚洲货币大幅下跌
大多数亚洲货币本周大幅下跌,因为在周四公布的关键美国消费物价指数 ( CPI) 通胀数据公布之前,市场转向避险情绪。
预计该数据将显示美国7 月份通胀率较上月小幅增长,这可能会给美联储继续加息带来压力。
随着高风险和低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差距缩小,美国利率的任何进一步上调对亚洲货币来说都是不利的,但对美元来说却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