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亚洲交易中,油价从近六个月低点上涨,但仍将连续第七周走低,因为减产效果不佳、美国供应量高以及对需求疲软的担忧重创市场。
中国疲弱的石油进口数据也打压了市场情绪,因为本周的数据显示,11 月份中国向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石油运输量触及四个月低点。
该数据引发了对该国原油需求降温的担忧,尤其是在今年石油库存稳步增加之后。此前公布的 11 月份几份中等经济数据也表明该国经济持续疲软。
2 月到期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 1%,至每桶 74.81 美元,而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在东部时间 20:46(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01:46)上涨 1%,至每桶 70.28 美元。本周这两个合约均下跌 5% 至 7%,接近 6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如此,近期美元疲软还是给油价带来了一定的缓解。美元周四大幅下跌,因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这是决定美国利率走势的关键因素。
市场目前正在等待当天晚些时候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提供有关美国经济的更多线索。不过,虽然劳动力市场降温削弱了加息的前景,但它也表明美国经济疲软,这可能会削弱石油需求。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国 (OPEC+) 的减产力度不大,也给原油价格带来压力,该组织宣布 2024 年之前的新减产量将低于每天 100 万桶。
本周的报道显示,俄罗斯和沙特领导人正在考虑进一步减产,尽管近期 OPEC+ 成员国之间的不和表明该组织未来减产的范围仍然有限。
过去一年,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率先削减了供应。但他们的措施只对油价产生了短暂的提振。
截至12月1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仍接近每日超过1300万桶的历史高位。燃料库存的大幅增加也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最大燃料消费国消费放缓的担忧。
数据公布后,汽油期货触及两年低点,并连续第七周下跌。
原油近期的暴跌主要是由于日本、美国和欧元区公布疲软的数据后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所致。
但这也使得油价在最近几个交易日显得超卖,分析师表示,这可能会刺激短期内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ING 预计2024 年第一季度 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 80 美元左右。